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医学信息》 > 20146
编号:13699294
辨证分型针刺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观察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4年2月12日 卢文秀 姬莹 桂东阳
第1页

    参见附件。

     摘要:目的 观察辨证取穴针刺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,探讨作用机理。方法 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。取穴:风池、百会、天柱、颈百劳、大杼、太阳、印堂等;观察组根据中医理论辨证分为风阳上扰、痰浊上蒙、气血亏虚、肝肾阴虚四型,根据不同证型配穴针刺治疗,对照组取上述穴位用平补平泻法针刺,10d为1个疗程,两个疗程后评定疗效。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占90.32%,对照组总有效率占73.33%,观察组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,经统计学处理χ2=39.21,P<0.01,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。各证型间疗效相当,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。结论 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,辩证取穴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病必求于本,辨证论治的整体观念,标本兼治。

    关键词:颈性眩晕;针刺疗法

    颈性眩晕是由于颈椎退行性病变而引起的一种继发性眩晕。因椎-基底动脉供血不足,出现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。我科采用辨证取穴针刺治疗颈性眩晕62例,疗效满意,现报告如下。

    1 资料与方法

    1.1一般资料 92例均来自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,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。其中男34例,女58例;年龄36岁~69岁,平均53.4岁;病程1个月~2年。其中32例曾经药物治疗疗效不明显。辨证分型:风阳上扰型24例、痰浊上蒙型16例、气血亏虚型9例、肝肾阴虚型13例。

    1.2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发的《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》[1]中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及葛植厚的《颈性眩晕临床诊断标准初步探讨[2]拟定。①颈性眩晕、可有猝倒史;②颈部旋转试验阳性;③X线拍片检查,颈椎前后缘有不同程度骨质增生,椎间孔狭窄,颈椎生理弧度改变或CT、MRI示有颈椎间盘膨出。④伴有交感神经症状,视物旋转、模糊,,往往因头部转动或侧弯到某一位置而诱发或加重,伴头疼、恶心欲吐,肩背部疼痛不适和上肢麻木等症状。⑤排除耳源性眩晕、眼源性眩晕、心源性眩晕、脑源性眩晕。

    中医辨证分型:风阳上扰型:眩晕耳鸣,头痛且胀,面部潮红,急躁易怒,少寐多梦,舌红苔黄,脉弦;痰浊上蒙型:眩晕头重如裹,胸闷恶心,苔白腻,脉濡滑;气血亏虚型:头晕目眩,动则加剧,神疲乏力,面色晄白,心悸失眠,舌淡苔白,脉细弱;肝肾阴虚型:眩晕,心烦,少寐多梦,健忘耳鸣,腰膝酸软,舌红,脉细;

    2 治疗方法

    2.1观察组 取穴:风池、百会、天柱、颈百劳、大杼、太阳、印堂、足三里;配穴:风阳上扰型:行间、侠溪、太冲;痰湿中阻型:阴陵泉、内关、丰隆;气血亏虚型:三阴交、肾俞、脾俞;肝肾阴虚型:太溪、太冲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,详见PDF附件